这篇文章灵感来自昨天一个朋友,来自互联网上的,这位朋友来自一个网站的商务经理,这个网站叫做商业新知。
有点广告嫌疑是吧,但也没有错,确实他们邀请了我合作,可惜的是我自愧不如,没有答应,也就每天写写文章。
其实也理解他们的思维想法,服务于中小型企业的一个平台。
可以说,初具雏形,思路非常对,可惜的是,他们忽略了一些核心细节的问题,所以假如我是中小型企业,会有点尴尬。
不过,他们邀请我的时候,已经能看到他们意识到了这一层面的细节。
哈哈,说的有点自大,但是纸上谈兵,自问还是做的到的。
其实我们可以这样思考,假设我们作为中小型企业,在什么情况下才会需要去学习,需要进阶。
起码是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的企业家。
对,注意是一个企业家,单纯是一个企业家,并非所有的中小型企业。
其实这里我们知道,有些许矛盾在。
不知道多少朋友阅读自己的文章,但是经验告诉,假如中小型企业还真的不一定喜欢商业新知这个平台。
没有贬低的意思,是有些不对等。
据我所知,甚至是一些身边做生意的朋友,他们做生意,不是说今天有什么目的,有什么计划,有什么战略目标。
很抱歉,真的没有,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见识短浅,大多小老板,他们都是过着赚一天是一天的日子,根本不管什么叫大风向、大趋势。
这就是为什么我的文章《疫情后国内商业再现》一些人说是伪风口,他的思维也确实是对的。
确实中小型企业,现在而言,需要的是怎么节约成本,对吧。
假如我是一个餐饮店的老板,想法就是,第一,看能不能节省成本,问房东,疫情的租金能不能免了,
店员,现在店铺资金困难,大家也怎么上班,能不能不发工资,停薪留职,别辞职,等以后我们第一时间开门上班,
发现1个赚钱的好机会,心痒痒…怎么办?
至于那些什么进货,不进货就是,毕竟主动权还是在自己。
那么第二呢?增加资金投入。
这不国家“逆回购”嘛,是不是能贷款。
欸,还真不一定大家都有份。
须知,中小老板,自己能证明资质的,也就是房产,要厉害一点就是工厂。
但大多数早已用来申请了贷款,想要多次申请,显然银行不是傻子。
所以我以曾经在金融行业经验来说,大多困难。
我本来就是赚一天算一天,行业冲击,不景气,两三个月扛不住,直接卷铺盖溜了
所以我们总的来看,你会发现,中小型企业的老板,根本不会在这个阶段,乃至是平常去关注一个商业学习的平台。
他们的核心运营在于成本与人之间的交易,万一要改行也是不行了再说,手头的事情要紧对吧。
当然层级划分需要很精细来说,需要说的很细的话,不是没有,会有积极向上,有多少,不好说。
但凡涉及到投资、一些大数据,大局观,更多还是适合投资者,至少中小企业里,需要中等偏上,向上进阶的那批企业家。
不过做生意本来就不是要做到每人都买你的东西,至少有一批盈利客户需要即可。
但还是比较认可的,至少未来趋势,还是运营方向来说,都是有前景和未来性。
平台统筹能力,还有影响力,需要路很远,至少怎么普及是核心。因为那80%的老板、企业都是那些不懂风向,没空去管风向的人。
这些人的口口相传,确实行内最强的口碑。
辩证的去看吧,核心的不方便说,对与错不存在,单纯的从运营角度思考,得失,两面性。
假如说,流量还是影响力,现在来看,还是感谢商业新知邀请与帮带。
测试一下